《俄勒冈小径》为帮助学生理解19世纪美国开拓者的历史而设计,玩家扮演一位1848年的马车领队,指挥自己的移民车队经过一条名为“俄勒冈小径”的道路,最终抵达终点开辟新家园。
当然,这个过程中玩家会面临重重挑战,而且难度颇高,甚至诞生了许多知名梗——假如你与一位四五十岁左右的美国朋友聊起“你死于痢疾”(You Have Died of Dysentery),对方的熟悉程度或许不亚于“魂”系列玩家心目中的“You Died”。
随着电脑系统、游戏主机与智能手机的发展,《俄勒冈小径》更是跨越了时间的界限,在包括DOS、Windows、Commodore 64、3DS、Wii、iOS、Android、Facebook等多个平台上不断推出新作,向它致敬的各类衍生作品更是层出不穷。
《俄勒冈小径》iOS版画面
《俄勒冈小径》的成功或许有一定的时代原因,功能游戏也未必一定要模仿它的模式。然而不可否认的是,自从电子游戏诞生并成为专业研究的对象以来,功能游戏就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,逐渐发展至今。
功能游戏的诞生,比你想象的还要早
如今我们讨论的功能游戏基本上都是电子游戏。但在电子游戏出现之前,人们就已经开始研究游戏在教育、科学、技能培训等领域的作用。
第一个提出功能游戏概念并为其命名的人是教育和社会科学家Clark C. Abt,他在1970年出版了一本名为《严肃游戏》(Serious Game)的书。
书中提到,“我们关心严肃游戏,是因为这些游戏具有明确、深思熟虑的教育功能,并且不仅用于娱乐”。他的观点成了一种理论基础,此后人们在定义功能游戏时,基本上都会谈到他和他的书。
Clark C. Abt,德裔美国人,他首先提出了“严肃游戏”的概念
不仅限于教育,功能游戏在军事领域也很早就获得了重视。1981年,雅达利为美国军方制作了一款名为《Bradley Trainer》的游戏,它改编自街机上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《战区》(Battlezone),并被用来训练新兵。
实际上,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很多功能游戏都是由商业游戏改编而来,比如1996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委托开发的《Marine Doom》,其原型就是著名的《毁灭战士2》(Doom II)。获得成功之后,这款游戏还向普通玩家开放了下载服务。
《战区》,雅达利1980年推出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
《Bradley Trainer》,与《战区》画面对比,可以看出商业游戏与功能游戏的一些差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