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主页 > 新闻频道 > 游戏新闻 > 正文

英雄联盟排位有效提升全队意识技巧介绍

2021-03-01编辑:jackey
大家对英雄联盟排位有效提升全队意识技巧有多少了解?玩一玩游戏网为大家带来英雄联盟排位有效提升全队意识技巧介绍,一起来看看吧。

大家对英雄联盟排位有效提升全队意识技巧有多少了解?玩一玩游戏网为大家带来英雄联盟排位有效提升全队意识技巧介绍,一起来看看吧。

之前给大家推荐了一套比较适合新赛季上分的游戏设置,当时还有一个小问题没有解决,那就是如何在游戏里复制粘贴信息。如果经常看直播,或者职业联赛的第一视角,经常可以看到,高水平的玩家会经常性的用聊框来刷对方英雄的闪现CD时间。低分段的同学一定想问,我感觉这个技巧没啥用,因为用脑子能记住对方的闪现是什么时候放的。但自己知道不代表队友知道,而且在游戏的过程中,一般人很难详细记得对方闪现是什么时候放的。所以刷对方英雄的闪现CD时间,一来可以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,精准的把握到对方没有闪现的时间,二来也能让队友清楚,目标有没有闪,在有提前准备的情况下,锁死对手操作上的可能性。

这个技巧比较简单,首先还是要大家复习一下对方所有位置的英文缩写,上单TOP中单MID打野JUG下路BOT辅助SUP。因为外服一般把ADC叫下路BOT,打ADC也是可以的,反正只要队友能明白你说的是什么就行。当对方英雄的使用闪现之后,按下TAB键点击他的闪现图标,就会向全队发送他的闪现信息。注意重点是聊天框前面的时间戳,如果聊天前面没有时间戳的话,去设置-界面一聊天里,把显示时间戳打开。闪现的CD时间是5分钟,大多数时候只需要在时间戳显示的时间上加5分钟即可。也就是说,如果对方上单在2分半的时候打出闪现,就在公屏里打字,TOP0730,这个时间便是对方上单下次有闪现的时间。

打完字之后,先别急着发出去,按下键盘的Ctrl+A选中这句话,然后按下Ctrl+C把这段话复制下来再发出去。等到下次手里没有可做的事了,就按下回车然后按下Ctrl+V就能把这段话粘贴出来重发一次。过了一段时间之后,如果对方中单5分钟的时候也交掉闪现,就再按下回车,打出MID1000,然后Ctrl+V把前面的话复制下来,接着再重复一次Ctr1+A全选以及Ctrl+C复制即可。利用这些简单的技巧,就可以把对方5个人的闪现CD都记下来,只需要在对方用掉技能之后把他的闪现CD时间打出来,然后重复一遍粘贴全选复制的操作就好了。熟练之后,这个小技巧绝对能让意识很快提升上去,分段越高越好用,而且越重要。

看到这里,一定有人想说这些我早就知道了,问题是确实没感觉到有啥用,而且发这些东西还耽误操作。没错,在刚开始学习使用这个技巧的时候,90%是人都掌握不好,因为这是一个和游戏操作无关的技巧。不养成习惯的话很容易忘记,而且在短时间内也看不到成效。但这些都不是重点,如果发完以后,感觉自己操作受到影响,那一定是发这些信息的时间点不对。这就要聊到本期第二个重点,什么时间发这些信息?答案是垃圾操作时间,也就是不需要占用太多精力去操作英雄的时间段。考一个多选题,以下选项中,有哪些操作属于垃圾操作时间?1.游走。2.回城。3.被追杀但还没被追到。4.团战没开打前的相互POKE。5.放完所有技能之后撤出。6.补完刀走位。7.帮队友绕后GANK,但还没走到位置。揭晓答案,所有选项都是垃圾操作时间

因为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,都是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里,不用担心被击杀。并且还不需要释放技能,包括被追杀拉开一点距离之后,也有短暂几秒的垃圾操作时间。在这些时候不需要把心思全部花在操作上,但大部分低分段玩家并没有意识到,仍然在用鼠标不断的点地板,注意力也都在鼠标上,而不是把这些心思用来探查地图信息,或是做一些更有用的操作来提升自己的意识层面。这些操作基本上没什么收益,因此被称作垃圾操作时间。可能到这里大家已经意识到了,王者或职业选手都掌握了这些技巧,他们能在垃圾时间里快速释放自己的注意力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。

比如看地图,和发重要信息给队友,发重要信息和观察地图这两件事儿几乎可以在同一时间做。因为看地图是眼睛干的事儿,而发信息只需要按下回车,ctrl+v,回车就可以。熟练上面操作之后,不需要一直盯着聊天框,用看地图的时间来给队友发信息就好了,另外,刷这些信息还有一个用法。就是在队友吵架的时候,可以刷这些信息来盖过他们吵架的话,让队友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在游戏上,一举两得。最后给没记住的同学复习一下这几个重要的操作,上单TOP中单MID打野JUG下路BOT辅助SUP,打完信息之后Ctrl+A全选Ctrl+C复制,最后需要发的时候Ctrl+V回车就可以。好了,有关怎么刷闪现时间的技巧,在这里都告诉大家了,大家可以尝试练习一下,会有奇效哦。

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英雄联盟排位有效提升全队意识技巧介绍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

本站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,不代表本站认同此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