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当各种游戏题材被国外厂商发掘后,一些厂商终于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的传统武术领域,毕竟“功夫”的招式、在很多西方人眼中都是相当具有“东方神秘”的色彩。
不久前,我们注意到一款名为《师父》的动作游戏。这部作品以中国传统武术为主要卖点,很像一部独特的中国香港武侠片。
在游戏中,玩家将扮演武术家的角色。在童年目睹师父被屠杀后,他开始了复仇之旅。敌人势力盘根错节,复仇之旅漫长而艰辛。但面对这一切,玩家不需要制定详细的行刺和偷袭计划,也不需要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,只需要将眼前的敌人一一击败即可。
最纯粹的幸福
对于一个鲁莽的玩家来说,“一切都是正义的,一切都是独一无二的”,《师父》的游戏节奏非常讨笔者喜欢。拳拳对肉,刀对血,这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战斗方式,能让人获得最纯粹的快乐。
当在楼梯间遇到敌人时,可以立即抓起手边的酒瓶砸向头部,三拳两脚将其击倒,然后才能做出反应。或者漫步到敌人的聚居地,背对着我先处决一个倒霉蛋。
《师父》的战斗模式相当传统。所有的连击、反反、格挡、闪避都是玩家通过“摩拳擦掌”来完成的,并不存在“一键释放招式”的说法。
这个设计是一把双刃剑。
一方面通过“削繁就简”来保证游戏的纯净度,让玩家在战斗中获得更强的操作感。但另一方面也会让那些不擅长动作游戏的玩家更难上手。毕竟游戏中经常会出现一对多的情况,这部分玩家在复杂的战争情况下很难准确有效的按下相应的招式,只能在反复的死亡中感到极度的挫败。
在行动方面,《师父》给我们带来了失望,也带来了惊喜。
虽然对传统武术的研究不算太深,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粉丝,但通过从小到大的电影和书籍的影响,对一些大家熟知的功夫套路,如太极拳、八极拳、洪拳等,认识起来并不算太难。但是在《师父》中,作者并没有太强烈地感受到这些套路的呈现。
对于这款以传统武术为卖点的游戏来说,缺少这些套路无疑是令人遗憾的。虽然有些关卡的BOSS也会用“腿法”和“掌法”进行攻击,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战斗的新鲜感和多样性,但是玩起来还是觉得有点没意思。
至于这种战斗模式带来的惊喜,大多集中在武器上。
“功夫是杀人的本事”,当你知道了这一点,也许你就能明白为什么这款游戏的制作者不加那些“花架子”的游戏了。从故事背景来看,主角走上了一条复仇之路,其目的并不是“以武会友”。所以《师父》呈现的战斗更像是街头斗殴
考虑到后续会加中文配音,打起来应该有代入感。
武器是四肢的衍生物。只要能作为手边的武器,只要能帮你打败敌人,砖制酒瓶和水管拖把就能成为所谓的“法宝”。
虽然看起来武器系统很像这个格斗游戏里的“添头”,但它的比例还是挺高的。除了使用拳脚时攻击力量较弱驱使你寻找武器之外,武器本身也有很好的冲击感和流畅性。同时,由于这些武器的存在,《师父》的交互场景也增加了不少。
越死越强。
最后就是“越死越强”的神奇系统。
游戏中玩家被击倒后可以选择立即复活,但代价是角色年龄的增长。从20岁开始,一个角色的每一次死亡都会增加其年龄,而这种增加与同一级别的死亡人数有关。年龄的增长不仅会让人物的外貌有明显的不同,还会增强攻击力,增加经验值,降低血量上限。总的来说,它会有所收获。
所以《师父》中人物的成长曲线与死亡人数密切相关。由于回复手段有限,玩家在正常游玩时几乎不可避免地会“死亡”,而“复活就位”带来的力量会让你更容易面对下一个挑战。这个设计很新颖,并暗示了一些“无赖”的元素。设计师用这种“不可逆”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地改善玩家的生活,同时也在担心自己的年龄,因为一旦到了“70岁”的临界点,就意味着游戏结束了。
除了这些,游戏中还有一个独特的技能树,玩家必然会在多个增益中做出选择。到底是相信自己的实力,选择用死后会消失的暂时增益来换取,还是慢慢稳定的工作,获得更多的经验来寻求某种效果的永久存在,都是玩家在游戏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事情。
总结
总的来说,从游戏《师父》中我们可以看到外国制作人眼中的中国武术文化。虽然它呈现的东西和我们心目中的功夫格斗游戏还是有差距的,虽然应该只是取悦一小部分玩家,但它还是有很多值得后人学习的亮点。如果你是一个动作游戏玩家,想在实战中体验中国功夫,那么《功夫》应该不会让你失望。